今天是

远离虫媒侵害,你我共享健康

日期:2023-07-05
  夏季是虫媒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儿童免疫系统还未发育完善,使儿童患病风险增加。如果不注意对其预防,很容易造成广泛性的发病。因此在做好防暑降温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做好虫媒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从而保护孩子的身心健康。

 
01
病媒生物小科普
  【什么是病媒生物】
  广义的病媒生物包括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鼠类,属哺乳纲啮齿目动物;无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昆虫纲的蚊、蝇、蟑螂、蚤等和蛛形纲的蜱、螨等。其中的螨虫无处不在,却不易为人察觉。
  【什么是四害】
  病媒生物主要有老鼠、蚊子、苍蝇、蟑螂,这四种生物对人类可谓有百害而无一利,在我国被称为“四害”。四害对人类最大的危害是传播疾病。
  【病媒生物孳生地有哪些?】
  常见的孳生地有:
  垃圾投放点、水厕、旱厕、污水沟、死水池、仓库、厨房、潮湿的地方等。
 
02
病媒生物的危害
  病媒生物不仅可以直接通过叮咬和污染食物等,影响或危害人类的正常生活,更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一系列的重要传染病。
  老鼠传播的疾病及方式 
  老鼠对人类传播的疾病有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斑疹伤寒、蜱传型回归热等57种。主要经三种途径:通过叮咬、通过鼠的活动污染的食物或水源、病原体通过外伤侵入而引起感染。
  蚊子传播疾病及方式
  通过蚊子叮咬进行传播的疾病,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疟疾、丝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黄热病。
  苍蝇传播疾病及方式
  蝇类传播疾病主要包括细菌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等方面,具体如下:
  1、细菌性疾病:如伤寒、副伤寒、菌痢、霍乱、细菌性食物中毒,以及炭疽、破伤风、气性坏疽、化脓性球菌感染等。
  2、病毒性疾病:如脊髓灰质炎、病毒性肝炎、沙眼和天花等。
  蟑螂传播的疾病及方式
  蟑螂已被证明携带约40-50种对脊椎动物致病的细菌,如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鼠疫杆菌等,可引起食物中毒,传播肝炎、脊髓灰质炎、肺炎、结核等。由于到处取食、爬行、侵害面广、食性杂,既可在垃圾、厕所、盥洗室活动、又在食物上取食,若食用了被蟑螂污染过的食物就有可能传染疾病。
 
03
园所病媒生物防制
  防制老鼠的方法 
  主要是采用高效低毒的抗凝血剂慢性灭鼠毒饵。
  1、投放毒饵;
  2、整理好室内外卫生,清理各种场所的堆积物,减少老鼠的栖身场所;
【园所防鼠灭鼠举措】
 
 
  防制蚊子的方法 
  1、搞好环境卫生。
  2、对飞入室内的虫蚊可使用药物,最好避免有人在场,尤其要保护好婴幼儿。
  3、纱门、纱窗、蚊帐是最环保的防蚊设施。
 
  防制苍蝇的方法
  1、注意保管好食物、防止苍蝇叮爬。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保持下水道、化粪池的通畅,减少苍蝇的孳生场地。
  4、安装纱门、纱窗和风幕机,能有效地阻挡苍蝇的飞入。
【园所防蚊灭蝇举措】
 
 
  防制蟑螂的方法
  采用物理方法最为可靠,常用的方法:
  1、搞好室内卫生与清洁。
  2、将蟑螂躲藏的缝隙、洞孔用水泥或玻璃胶封死,使蟑螂无处可藏。
  3、经常查找在厨房、洗涤池下和各种柜橱角落处的蟑螂卵鞘,一旦发现将其消灭,减少蟑螂的卵化数量。
【园所防制措施】
 
 
04
虫媒咬伤如何处理
蚊子咬伤
  蚊子叮咬后,你会注意到一个圆形且蓬松的隆起物,有时候还会在其中心看到一个小圆点。接着,这个隆起会变红变坚硬,并且有少量膨胀,儿童通常比成人的反应更强烈一些。
  【如何处理?】
  首先你可以用肥皂和温水将叮咬处洗干净,然后可以用冰袋冷敷缓解瘙痒,必要时可以遵医嘱口服抗组胺药或使用局部止痒药来控制疼痛和瘙痒。
 
毒隐翅虫咬伤
  隐翅虫有很多种,有一些无毒,有一些在人体接触其体液后会引起急性红斑疱疹性损害的皮肤病,比如下面这种全身橘红色,头部、鞘翅和尾部呈青黑色的毒隐翅虫。直接接触虫体体液是引起隐翅虫皮炎的主要途径,出现皮损后,发病部位以面部、颈部、胸背部及四肢部位为主,皮损典型症状为条状、斑片状或点状的水肿性红斑。
 
 
  【如何处理?】
  发现有毒隐翅虫在身上爬行时,不要用手拍打、揉搓,轻轻吹掉或用其他东西把虫子拔掉,若手已接触隐翅虫,毒隐翅虫这类虫能通过毒液导致皮炎,所以被叮咬后不要到处抓挠,以免扩大炎症范围,或刺破皮肤,应尽快用清水或肥皂水对叮咬部位进行反复清洗。
 
蜱虫咬伤
  蜱虫是容易以人类、宠物、野生动物为宿主的寄生虫。它可以通过唾液腺分泌一些粘固剂,将自己附着在宿主身上,然后使用管口状的嘴开始钻孔取食物。蜱虫叮咬时会释放一种物质麻醉局部皮肤,以致于很多人被咬了却没什么感觉。
 
  【如何处理?】
  发现蜱虫钻进皮肤里,千万不要硬拔,这样很容易将蜱虫的口器留在体内,造成感染。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先用镊子夹住蜱虫的头,垂直向上拔出,注意不要用镊子挤压蜱虫吸过血的腹部。
 
蚂蚁咬伤
  红火蚁是全球公认的百种最具危险的入侵物种之一,它的主要特点是攻击性强和叮咬毒性大,被火蚁叮咬后局部反应最常见的是烧灼感,其次是瘙痒和皮肤上出现红色凸起,持续约4-6小时。在约24小时内,那个红疙瘩会起泡,并在一两个星期内消退。严重点的,可能出现严重的全身反应和过敏反应。
  【如何处理?】
  发现火蚁后要把它清理出身体表面,然后弄死它。接着用肥皂水清洗刺痛部位。火蚁叮咬后的瘙痒可以持续数小时,因此可以遵医嘱服用口服抗组胺药或局部使用类固醇激素(如丁酸氢化可的松)。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应该立即就医。
 
臭虫咬伤
  臭虫是一种无翼的小昆虫,生活在干燥的深色缝隙中它们经常晚上出来觅食,食物来源是血液,对宿主无严格的选择性。叮咬是无痛的,被咬的地方发痒、肿胀、发红。通常,你会发现有两个或三个叮咬点,它们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一条直线(又叫:早餐、午餐、晚餐)。
  【如何处理?】
  用肥皂水清洗被叮咬的部位,如果叮咬处瘙痒,可以涂抹类固醇激素药膏。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预防。可以使用杀虫剂或热处理;清理家中衣物,修复家具中可能存在的缝隙,包括床垫、墙缝等。一旦发现有虫咬的迹象,应尽快转移到一个安全的环境,或进行针对性预防。
 
蜜蜂或黄蜂
  有刺的昆虫是膜翅目昆虫中的一种,刺器位于雌性昆虫的腹部,由一个含有毒液的囊和一个毒刺组成。当蜜蜂叮咬后,这个刺会与昆虫分离,导致其死亡,因此蜜蜂只能叮咬一次;而黄蜂则可以多次蜇人,却不会在皮肤上留下刺。区别在于,蜜蜂会把毒刺留在皮肤上,并持续释放毒液。另外,被刺的局域还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局部反应,出现肿胀和剧烈疼痛,并持续2-7天,经常与蜂窝组织炎混淆。
  【如何处理?】
  蜜蜂叮咬后,毒液会在几秒内释放,所以首先应该把皮肤上的刺处理掉,但避免用手或镊子直接拔除,因为这可能会将更多的毒液挤压到皮肤中,可以找一张卡片按照以上操作把刺刮掉。处理后,建议用水清洁红肿区域,尽量避免抓挠和摩擦,可以适当冷敷以帮助消肿。
 
毛毛虫咬伤
  刺毛虫是蝶或蛾类动物的幼虫,主要集中在温带与热带地区。
  其毒刺刺伤皮肤可引起刺毛虫皮炎,皮疹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如何处理?】
  遵医嘱抗组胺药和局部外用激素制剂可以很好地控制症状,但如果毛虫接触到眼睛或其毒毛被吸入气管,则可能引发过敏性结膜炎和支气管痉挛,甚至有引起过敏性休克的报道。
 
05
给各位家长朋友的建议
  家长朋友们和孩子们的健康是幼儿园一直关心的大事。“四害”身上带有大量的细菌与病毒,也有超强的传播能力。除了“少出门、不扎堆、不聚会、戴口罩”,保持个人、家庭环境卫生也是隔绝病毒传播直接有效的方式。
  1.大扫除之前,先收纳好家里的东西。整理杂物,扔掉不用的物品,将大家具遮盖起来。
  2.制定大扫除计划。可以按“从内到外”的顺序,也可以按“从上到下”的顺序。
  3.清理无用积水。检查家中是否有积水容器,要及时清理干净。
  4.关注卫生死角,及时清理蜘蛛网和灰尘。
  5.清理并分类垃圾。
  6.安全第一,适度挑战,让孩子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居家大扫除,保证安全第一。
 
面对四害,幼儿园小朋友做到
  1、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洗手,随时保持手卫生,不把手放进嘴里;勤洗澡;勤换衣物等。
  2、不吃未洗干净的水果;不吃被苍蝇、蚊虫、蟑螂、老鼠等污染过的食物;不喝生水等。
  3、增强锻炼,提高自己的免疫能力。
  4、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能做到不挑食。
 
面对四害,幼儿园做到
  1、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做好学校灭四害工作。
  2、学校食堂保证菜品新鲜、食物干净卫生、幼儿吃到的都是熟食;餐厨垃圾都按要求处置。
  3、学校保证幼儿饮水安全,水源干净。
  4、保证幼儿点心所吃的水果都是保育老师彻底清洗干净后给幼儿食用。
  5、保证教室内保育老师每天都消毒等。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4207000014 鄂ICP备05017375号
主办单位:鄂州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地址:鄂州市滨湖西路129号
联系人:马迪 联系电话:(027)60661101
版权所有 鄂州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点击总量: